天下雜誌 換日線

松脂膏 15g 與松脂霜 相同品項買一送一 // 洗髮沐浴 2罐 8折

NEWS

最新消息

天下雜誌 換日線
Jan.11,2024
天下雜誌 換日線

天下雜誌 換日線專題報導 文章連結


台灣有不少老街,雖然有些老街在全球化的旅遊業興起後,變得有點相似、有點商業化,不過依然有地域性的差異與特色。南港在台北市的東南側,因應政府的東區門戶計劃,多個重點建設都在這裡出現,如南港展覽館,以及最近開幕的流行音樂中心。不過,在看似現代化的南港,依然存在老舊的巷弄與房子。同時在後現代的世界,隨著人們消費型態的改變,年輕一代不再只愛到百貨公司,更渴望充滿個性的商品、強調手作的溫度,想要了解物品背後的故事,也就更鍾情於這些具有歷史和特色的巷弄。      

 

在南港展覽館旁的中南街裡面,有一家吸引人目光的店──中南商行。店外帶點和風味道的商標及門簾,又窄又長的店面,讓它看起來很不一樣,更曾被誤會是拉麵店。店裡面的裝潢簡約,老房子的磚牆給掃上白漆,長木桌、長椅子,原來裝潢乃至商標,都是老闆自己一手一腳設計的。但其實中南商行並非第一次屹立於中南街,一切得從店主 潘豊奇(以下稱 Mike) ─位成功轉型、建立品牌的斜槓(slash)青年,與他背後的故事說起:      

 

 中南商行:1920 年傳承至今       

 

1920 年代,潘姓家族的第一代曾在中南街經營草藥行,後來忠孝東路拓寬時,家屋被拆除,因此搬離中南街,第二代轉移到基隆經營草藥行,直至二、三代之間的草藥傳承已經開始有點斷裂的跡象 ─ 第三代繼續從事傳統草藥行業者,比起過去大概少了三分之二,只剩伯父與父親。父親擅長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內科部分,現時傳承到第四代的潘豊奇。作為祖業唯一的傳承者,他在創業之初就將店舖命名為中南商行,希望有朝一日一日能回到曾祖父的起點 ─ 中南街,而中南商行也成為中南街第一家以「中南」為名的店。      

 

中南商行的產品集結了 1920 年至今,家族的中草藥炮製與顧客回饋等經驗的總結。Mike 的父親以及先輩,有不少珍貴的方帖手抄本。他們用的都是天然素材,也很重視顧客回饋,並對此有詳實的紀錄,而 Mike 也把這種精神延續至今,許多藥材都與顧客在生活中實際遇到的生理問題息息相關。比如,中南商行現時的主打產品 ─ 松脂膏,便是為了因應早年外澳漁民因身處大海,難以即時處理肌膚臨時性的不適,導致延誤上岸就醫的狀況而產生。      

 

 從電腦到中藥:為家族事業轉型      

 

Mike 本來所學為電腦資訊設計,因為科技、網路年代來臨,此為熱門科系,大家會覺得很不錯,有穩定收入。但他卻為了家業,甘願把工作辭掉,轉而投入中醫相關的基礎學習,因為傳承的中草藥經驗中有很多實務經驗,但就是缺乏理論。  Mike 在準備考中醫執照的途中結婚,於是父親就認為反正把理論讀了,也不一定要執着考執照。唸完相關基礎理論後,起初還是在基隆幫忙父親的店舖,後來因為看到父親珍貴的實務經驗與研發的方帖,可能在時代的變遷中沒落,更重要的是希望父親與家族間的傳承能夠延續,才毅然決定要為家裡的生意轉換型態,視其為職志。   相對於過往寫電腦程式的日子,Mike 認為與人相處接觸的行業更為適合自己,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喜歡打籃球,善於跟人相處。但他坦誠的說,自己也是從轉型的過程中漸漸發掘出自己的個性,而非一開始就很了解自己的模樣。   

 

Mike 表示轉型中最難的,就是要決定路線,與如何獲得親人的認同。他看中了化妝類別的門檻、起始成本相對較中醫藥低。轉型的過程中,要考慮的是營運資金的問題與時間的分配,不論是精神上的滿足或實質回報,都難以在短期達到,而獨力經營的生意很靠自律。Mike 認為台灣人很熱情及友善、很有同理心,剛開始創業時大家會很幫忙,但這些都有時效性,到最後要把這份熱情長遠地維持下去,並不容易,還是得面對現實,讓人家覺得需要你的產品。     

 

 比起網路行銷,更在乎真實交流     

 

Mike 並沒有如其他新創店般大幅度使用網絡平台行銷,中南商行的網頁非常簡潔,上面只顯示產品出現的緣起及種類。中南商行店面不大,其實只是他其中一個據點,因為本身既是 slash 又已為人父,他不會長時間在店面停駐,如果客人有需要,可先跟他預約,這種模式既讓舊客不會白走,也讓自僱的他更有效運用時間、更加彈性。另外,他在大稻埕跟瑞芳也會經常參與在地市集不間斷的推廣。如此看來,他還是最想要跟客人有真實的交流與互動,所以沒有全然投入網路行銷的大流,堅持他一路走來所相信的。   

 

Mike 亦有意拓展北部的生意至中南部,尋找特色、有價值、讓人有感受的店開分號,對業務保持開放態度,不排除團購、代理等任何合作模式,就是希望跟理念相同的人一起合作,激盪不同火花,創造能見度和營收。     

 

 疫情下更要專心做好手上的事       

 

疫情對 Mike 的生意沒有多大影響,但他認為人一下子全都在台灣,更多在地消費,有特色的反而被注意,因此商家、客人都更在意品質。雖然外來的新客人可能少了,但持續會有舊客介紹新客,所以認真留住每一個人才是最重要的。另外,他認為台灣文創地太多,所以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相同或相似的東西,民眾容易無感,商家也就更容易被淹沒。長遠而言,新創還是要做好品質、內容,有歷史、有故事可說給人聽,不然也是流於過份商業化,只成打卡點。     

 

近日,Mike 在國際食品展中,因緣發現特色與文化質地兼具的好產品,店裏也能適時加入一點輕食、飲品分享給客人與朋友。他認為能招待客人的,必然也是自己喜歡的,因而引入了容易準備的又值得推廣的日本靜岡一番茶及蔗仙草,每日限量供應,用心製作。    

 

Mike 滔滔不絕地談著未來大計,打算開放中南商行的二樓,作手沖咖啡教學的場地或文化藝術展演的場地,或時段式租用給公司辦員工活動及開會。我在網上翻查不到有關中南商行的訪問或報導,跟 Mike 數次相遇及訪問中,只感店如其人,低調而不失個性與自信,按自己步伐用心做事,跟慢慢炮製的中藥一樣帶回甘味。     

 

沒有白走的路,做著做著便成功     

 

大家看斜槓,會覺得他們得工作很自由、很彈性,但亦有可能每分每秒都在想要如何把新創生意做得更好,所以 Mike 相信生活要更多元及平衡。除了成功轉型、建立自家品牌之外,Mike 卸下老闆的外衣後,是一名國小籃球隊教練──他喜歡把在自己成長中學到對事情、對當下的堅持,以及自身經驗分享給孩子,也希望讓他們學懂團隊中溝通的重要性,算是工作外放鬆的角色互換,暫時不去想事業。     

 

中南商行白色的磚牆上掛滿了獎牌,原來 Mike 也是跑步好手。他相信跑步讓自己更能應付工作上的體力需求,並在過程中提醒自己的初衷及堅持,也讓他獨處時可放鬆,感覺踏實。    

 

成功轉型,每個人定義或許不同,對 Mike 而言,指標有三:第一,新創店及產品的知名度,產品過去的歷史被知道、被記住;第二,新創店的營收,產品的普及化;第三,更有效率的管控事業、家庭、自己的生活。  Mike 分享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轉型經驗時,寄語有相同願景的朋友:轉型要有主軸、原因,才知道何去何從、如何做該做的事,也提及「三多」─ 多學習、多交流、多合作,從中觀察企業商家如何看待自身產品、如何執行計畫。異想不到的火花總是堅持下去的理由及動力,單純、逐步踏實的成就初衷,沒有白走的路,只要執行就能有所穫。說著說著便失敗,做著做著便成功。斜槓人生,就是沒有一輩子的路,永遠都在移動中。    

 

 天下雜誌  換日線 專題報導  新聞連結 

 執行編輯:賴冠穎   

 核稿編輯:林欣蘋 

close